
建筑设计地震标准,建筑设计地震标准规范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建筑设计地震标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设计地震标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房屋抗震七级强度要求?
通常情况下住宅的抗震等级都在七级以上,设防烈度在6-9度之间,设防烈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。不同城市所建造的商品房,它的抗震等级也是不同的,主要是因为每个城市的地形和指数不同,而抗震等级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。按照国家的标准,对于商品房规定了抗震的等级,主要有甲、乙、丙、丁4个等级。
建筑抗震等级
1、甲类建筑: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,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
2、乙类建筑: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,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,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。
3、甲类、乙类建筑: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;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,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。
六度抗震设计标准?
6度抗震设防是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,国家在建筑物抗震设计当中,明确提出抗震设防的原则:“小震不坏,中震可修,大震不倒。”也就是说,6度设防的工程项目,***如地震烈度为5度以下(含5度),建筑物不坏;地震烈度为6度,建筑物可修;地震烈度为7度,建筑物不倒。
对于地震的理解,有两个度量指标:一个是地震的震级,这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。另外一个是地震烈度,是具体确定不同区域地震的影响。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,但可以对应不同区域的不同地震烈度,烈度才真正决定了地震对该区域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程度。
根据划分,弱震震级小于3级。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、小于或等于4.5级。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,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。中强震震级大于4.5级、小于6级。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,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、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。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。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。
而对于地震烈度的划分,则分为12度。小于3度人无感觉;4至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,吊灯摇晃;6度器皿倾倒,房屋轻微损坏;7至8度房屋受到破坏,地面出现裂缝;9至10度房屋倒塌,地面破坏严重; 11至12度毁灭性的破坏。
抗震8级的建筑标准?
1,O,2。
抗震设防烈度 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,必须进行抗震设计。因此,“能抗8级地震的建筑标准”就是建筑物必须符合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-2010)要求即可。这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地震级别不能作为建筑物的设防标准,因为同一地震级别,建筑物如离其震中心近与远大不一样,地震的深度也大小,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大不一样,因此只能用烈度去衡量。
抗震设防标准?
1.甲类建筑: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,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;抗震措施,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,当为9度时,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。
2.乙类建筑: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;抗震措施,一般情况下,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,当为9度时,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,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,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***取抗震措施。
3.丙类建筑: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。
4.丁类建筑:一般情况下,地震作用仍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;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,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设计地震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建筑设计地震标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b5188.com/post/47396.html发布于 08-01